k12教育机构排名
这是知乎上某道问题下面的回答,来自一位教育从业者,可以说有很多真知灼见,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客观的看待教育机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但这篇文章并不代表我完全的反对教育机构,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选择好的,能够有益于孩子的。另一篇文章是我在同一问题下的回答。
作者:冰火无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K12教培行业是一个“寄生属性”很强的行业。
这个行业,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存在和发展肯定要依赖一些环境因素:
1、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2、官方学校总体拉胯的教学质量;
3、家长手里有能调用的余钱;
4、应试赛道上落后的学生数量。
综合来看,在应试教育的指向性稳固不变且存在庞大落后学生群体的情况下,当官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无法满足成绩刚需的时候,恰好家长手里又有余钱,那么“校外机构”自然而然就成了第二阵地。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各种衍生的矛盾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矛盾1:家长群体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手中的余钱一年接一年地被掏空,等到个别培训机构开始忽悠家长贷款购买课程的时候,这个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欲裂之地步。
矛盾2:将课程教学转化为商业服务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我为什么说,因为我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深知这一行的冗繁复杂。
你去餐厅点一盘菜,花了50元。厨师利用各种食材和自己的烹饪技术帮你把菜做好,呈现在你面前,那么,厨师的服务和原始的食材最终转化成了标价为50元的商品。
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可感可触可评价。
再比如你发烧感冒去诊所,花了200元打点滴。两个小时候后,你头也不疼啦,高烧也退了。
医生对你的诊疗服务转化成了可以评价的200元商业交换。
但是,课程教学跟上面这两个例子不一样。
你要把课程教学转化为价值适当的商业服务,这并不容易,很可能你花了几万块钱补课,最后学生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还倒退了。
为什么很多老师明知道机构挣得多,学校挣得少,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学校?
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你对学生把控和渗透的机会非常多,你可以利用很多细碎的时间去料理那些“后遗症群体”。
在明知道“课程教学难以向商业服务转化”这一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利用自己的一些手段去添补。
想一下,在学校里你的老师有没有偶尔拖过堂,有没有期末占过课,有没有放学留过学生,有没有经常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补习,有没有课间给学生讲过题,有没有经常搞一些试卷给你们做……,这些老师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做那么多琐碎的事情?
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
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难测的工作(尤其对那些程度很一般的学生而言),而那些片段化的课堂在掌控不好的情况下又往往是一盘散沙,效果不理想,所以她们才会尽可能地像个“事儿妈”一样去填充,去弥补。
在学校里,老师通常比学生焦虑,而他们焦虑的根源在于他们知道学习没那么简单,所以他们才会变成讨人厌的“舔狗”。
机构老师比学校老师要被动得多,因为给予你的可分配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你出不了效果,就相当于一个厨师把满汉全席做成了大烩菜,花钱的客户铁定不满意。
恰恰机构的客户有一半以上又属于心态很幼稚的人:
你讲得不好玩没意思,我就觉得你讲得不好,哪怕这个内容本身非常抽象。
这个课一星期上一次就行啦,干嘛要上两次?我难道不累吗?
我写数学题不想写过程步骤,这是我自己的事儿,干嘛要听你的?
这个答案我觉得我写得挺好,为什么还要再补充一下?我就是不写,要写你写。
哎呀,我今天不想复习啦,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会啦会啦,我已经学会啦,老师你别啰嗦啦……什么?要检测啊,呃……,老师这类题你当时怎么讲的?我忘了。
老师你把这个东西讲简单点儿,最好不用思考太深,不用做什么练习,不用总结梳理……,然后我一听就能七窍通灵,成绩飙升,拜托你啦,老师!
……
家长虽然没有部分学生那么幼稚,但是家长的想法也是非常实际的:
假如某项课程一个小时180元,每次上两个小时,360元,那么咱们这个课统共分多少次?
80次是吧,好的,那就是28800元。
我希望知道我孩子上10次课能达到什么程度,20次课能达到什么程度……,全部上完能达到什么程度。
总之,我的钱不能白花,我必须要见到效果。
这才是家长真实的想法。
家长不是冤大头,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不让人家见到效果,扯再多都没用。
那么作为机构自身,你们课程开发得怎么样?
课件够不够系统化,符不符合课标,能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新知?
辅导资料研发得够不够精简,针对性强不强?
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是浮于表面,还是切实有效?
教学评测的制度和措施是精准详实,还是虚晃一枪?
真正能把课程教学转化为价值适当的商业服务的机构,非常少。
即便你已经把自家的课程开发整合得非常到位,又怎么让那些似懂非懂或完全不懂的家长在短时间内认可你呢,指望老师这群呆子去忽悠家长?
扯淡吧,肯定要养一群能说会道的销售才行。
你又怎么让那些心态不成熟的学生配合你?
这个无解,真的无解!只能连哄带骗地能伺候多久算多久。
所以,并不是说你能把课程开发整合到位就多么厉害啦,即便是在学而思这么扎实的机构里,也有不少学生是牺牲品。
更何况那些连学而思的皮毛都没学到的机构,那得垃圾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很多在学而思工作的员工会体验到难以承受的高压?
因为四个字:人性本贱。
老师和员工贱,学生和家长也贱。
一套优质的课程开发出来之后,需要优秀的老师去讲授,需要负责的员工去督导。但你们这些老师和员工的天性是犯贱的,不用高标准去要求你们,这套课程就发挥不了功用,所以才会有高压制度的存在。
同理,学生和家长也是犯贱的,一套优质的课程要想在你们身上起到效果,就要软硬兼施地逼着你们去配合,你们不配合,我们的课程就会掉链子,到时候口碑就会崩,麻烦和纠纷就会不断。
普通的线下培训要想做好都这么难,线上教学会容易吗?
只会更加被动。
所以说,能否把课程教学转化为等价商业服务是教培机构立足稳固与否最为核心的关键所在。
相当数量的外行人大大低估了这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管理难度。
能够在市场环境中靠实力和口碑生存下来并发展得不错的机构,大都是不容小觑的硬茬子。
矛盾3:教培行业拉大了阶层分化。
教培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
懂行的家长和专业的机构之间相互吸引;
不懂行的家长和无良机构之间相互迫害。
时间一长,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借助机构的力量羽翼渐丰;而另一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还不出效果,这心气儿能顺吗?
这样只会继续拉大阶层分化,郭嘉不下场治理一下才怪。
咱们郭嘉的教育政策,其实是一种“安抚性政策”。
所谓安抚性政策,就是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只能阶段性地缓和一下群众中占比较大的那部分人心中的怨气。
这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钱不断被掏空;
二、孩子成绩起色不大。
郭嘉为了安抚这部分占比较大的群众,一方面强化提升公校的管理,另一方面拿校外机构开刀。
我前面提到,K12教培行业是一个“寄生属性”很强的行业。
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你才能生存良好;一旦变天,你就要承受风霜雨雪的洗礼。
想一想,为什么在K12教培市场上,高中的份额比小学和初中要浓缩那么多,除了人数减少了近一半之外,还跟高中的管理制度有关——早六晚十都圈在学校里,日常休假时间也少。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渗透?只能积极渗透一下艺考生和体育生啦。
所以,在高中校外教培这个板块,艺体生的文化课培训是一块蛋糕,而普通生的市场却一直拓展有限。
作为一个寄生性很强的行业,一旦寄生环境受损,你还怎么汲取营养?
校外机构多年以来依靠小学和初中特殊的现状寄生发展,时至今日,泡沫太大,鱼龙混杂,而且影响了社会稳定和阶层平衡,即便郭嘉不出手调控,早晚也要崩盘。
但是,真正实力过硬的机构,还是能够顽强生存下来的。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您想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推送,强烈建议星标我的公众号。
星标具体步骤为:在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啦。感谢您的支持!QQ群短暂开放:542333680,人满为止。你可能还想读
纵贯十二年,和家长们聊一聊小初高数学(初中篇)
纵贯十二年,和家长们聊一聊小初高数学(小学篇)
给初中毕业生的暑期超详尽初升高数学衔接学习指南
聊一聊错题集
一本有趣的数学书——傲德来啦评测
明心数学资优教程(六年级卷)评测
月考试卷这样分析,成绩才会一次比一次高!
只把课本学扎实能学好高中数学吗?
写给普娃初中生的高中数学提前学习指南
高中生常见计算错误举例分析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
举例说明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十二种应用
畅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聊一聊学习中的时间成本和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策略——超长以至于我敢打赌你们肯定看不到最后
有哪些比较适合初高中生阅读的数学书?
初中几何辅助线做法大全(一)
历数那些高中生涯里容易踩到的坑
聊一聊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注意什么
论名校的倒掉
今天聊聊从高中到小学的计算能力培养问题
结合高中数学聊一聊,同样是刷题,为什么效果不同?
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题专练及答案
不要让孩子提前透支了潜力——聊聊一个小发现
数学超前学习,到底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