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人吃饭,为啥比别的地方早半小时?

关注『印象甘露』
有你,甘露才完美
午餐时间,有早有晚,各地都有各地的习惯,而在甘露地区,中午十一点之前基本上都已吃过中饭了。如果追溯到四五十年前,那时的午餐时间要比现在整整提早半个多小时,这对外来客人来说似乎稍早了一点,而我们甘露本地人却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这个用餐习惯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逐渐养成了。欲知其因,且听我慢慢道来。农忙莳秧(油画)周欣潜作
1

民以食为天,经历了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更关注和重视粮食生产,甘露也开始全面推广种植双季稻三熟制(即一年种一季麦二季稻)。农村所有的劳力整天苦战在场头田间,夏收夏种、双抢和秋收秋种,耘稻、耥稻,撸草、拔草,防病、施肥,每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处于农忙之中,为了抢季节赶农时,开早工开夜工早已成了常态化。也就在这个时期,县乡两级政府为了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大力发展农村广播事业,要求社社建广播站,村村通广播。华寿康就是甘露地区首位专职广播员兼线务员,各大队另配一名兼职线路维修员(一般由大队电工兼任)。福根、龙泉、进泉、根大、仁根、瑞兴、益明等就是当时的大队线路维修员。办广播由公社大队两级投资,广播站的设备和通往大队的主线由公社承担,大队通往各村的线路由大队负担,各户的喇叭安装费用由社员分担。建办初期,广播线路借用电力线杆附挂。后来在通往各大队的主干道上竖毛竹杆拉广播线,之后逐步由水泥预制杆替代,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终于完善了全社通广播的条件,实现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 2

公社广播站原来只转播县有线广播站的节目。1965年,公社党委决定在转播县广播站节目的基础上再增加播音时间,开辟公社自播专题节目。当时我兼任广播站站长,根据自办专题节目的需要,要增设一名播音员。我们就从市镇社会青年中,挑选一名品学兼优又能说较标准普通话的往届中学毕业生,杨秀彦就是在那时经选拔入职广播站的专职播音员的。为了办好专题节目,必须确保每天半小时的自播内容,其中除及时播报党委的当前中心工作外,还采编各条战线上所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安排农技员、蚕桑指导员对当前农业生产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要求进行技术指导,自播专题节目受到了党委的支持和群众的喜爱。市镇一景(油画)周欣潜作
3

白天,人们都在田间场头劳作,听不到广播怎么办?我们就在市镇周围几个主要路段安装高音喇叭,各大队也在本村的中心地段安装。只要广播一响,走在田头此起彼落。稍有些时差错落的广播声犹如跳跃的音符打破了广袤田野的寂静,又宛如平静湖面上的层层波纹,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展,越来越大,越来越远。人们边劳动边听时政新闻、地方戏曲和革命歌曲,有广播声伴随,干活不再冷冷清清。那时,乡村经济以农为主非常单一,干农活往往又是大兵团作战,全队出动人人参与。而农村里戴手表的人不多,在外时间难以把控,而公社广播站的自播专题节目比县广播站的播音提前半个小时,中午十点,准时开播。中午十点,只听见喇叭里响起“社员同志们大家好,甘露公社广播站开始广播”。随后,“东方红”的乐曲声响彻在全社的田头村角。从那时起,不少生产队就以广播站中午的开播时间定为午餐休息时间。久而久之,公社广播站的“东方红”开播曲便成了甘露地区人们的午餐开饭号角。为了增强播音效果,在市镇中市桥的电线杆上也安装了高音喇叭。播音期间,市镇和田间都能清晰地听到传来的广播声。这些高音喇叭被群众戏称是报时的“大自鸣钟”,它的价值作用能与上海国际饭店和外滩海关大楼的自鸣钟媲美,它伴随大家度过了一天又一天。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小喇叭早就换成了各种款式型号的收音机和彩电。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但甘露地区的午餐时间我仍觉得要比其他地区早半到一个小时,这也许就是那些年公社广播站的开播时间所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迹吧。
印象甘露一个有爱的小众平台
甘露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