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鉴定玉真假拿火烧几秒)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是何意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意思是: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出处《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扩展资料

1、《放言五首·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2、《放言五首·其三》鉴赏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刻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技巧,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技巧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刻去考验。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

关于玉,是否用火烧可以分辨真假?

可以辨别的不过只是辨别其中的一点!这就是看真假这是比较简单的鉴定真假的技巧!

1;就是把玉石贴在脸上,觉的很冰凉,过两三秒有不凉说明是真的。由于玉石传热快散热也快!如果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2;就是那放大镜要10倍或30倍的来看里面的晶体,看看有没有像蜘蛛网的小裂缝,还有就是颜色是不是在裂缝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和田玉看上去想米糊一样由于晶体比较细腻,颜色比较统一。翡翠看上去有的像苍蝇翅,有的像一点点沙星,还有像玻璃碎的一样、由于翡翠晶体不够细腻颜色不统一有很多种颜色在同一块玉上面。

3;就是破坏的鉴定,拿火烧。就是烧黑了、烧焦了、烧黄了、有臭味。黑和黄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来的颜色不一样就是假的。焦和臭那更假。(真的那火来烧会有小水珠附在玉石的假的就没有小水珠附在玉石上)

试玉要烧三日满原理

试玉要烧三日满是一句诗词,不是真的要烧玉,讲的是看人看事,就如同试玉一般,经过一定时刻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不能轻易去下定论。

这句诗以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都要得到全面的认识,经过时刻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诗人在诗中表示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刻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期满,天然会澄清事实,辨明是伪。

试玉要烧三日满何故要烧

古人认为,辨别玉的真假需要用大火烧满三天,能够在炭火上烧三天三夜而色泽不变的才是真玉。

这句话也表达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刻去考验的道理。

此句源自白居易的《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