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给三十年前的中专生

01
前天,约老朋友张华一起小聚。
酒过三巡,张华突然冒出一句:“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初选择了读中专。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要上大学。”
张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考上中专的。那一年,张华成为了乡里家喻户晓的人,学校的光荣榜上,张华的名字,一个学期都在。当我走过光荣榜的时候,心中肃然起敬。
三十年前,作为一个农村人,能够考上中专,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可以进入体制内工作,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我们乡里的初中学校,一年最多考上了四个中专生,一般情况下,一年只能考上一个中专生。张华无疑是幸运儿,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到很多的优点。比方说,读书很用功,每天早晨五点钟就爬起来看书;生活非常自律,从来不要老师“叮嘱”,也不要家长管教;他写的作文,是全校同学的范文。
当张华拿到中专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全村人都来祝贺,比谁家娶媳妇更热闹。张华的父亲,在门口给父老乡亲倒茶,满脸笑容。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开口闭口就会提起张华考上中专的事情。
三十年过去了,张华却有些怀疑人生了。当初那么优秀的自己,现在怎么越混越差了?这三十年,张华一直在乡镇工作。他读的是地区农校,因此在毕业那一年,他被分配到农技站上班,后来成为了乡里的农技专干。这几年,张华从偏远乡镇,调到了靠近县城的乡镇上班,但是工作还是老样子。
02
回想张华的人生,我忽然明白,三十年前的中专生,当初那么优秀,并不代表一直那么优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的中专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混得好的人,一大把;混得差的人,也一大把。
有人说:“进入体制内上班,从第一天开始,就差不多看到了退休的那一天。”这句话,说得不全对,但是很多体制内的人,就是如此。
比方说,一个普通老师,到退休那天,还是普通老师,顶多是职称更高了;一个乡镇干部,如果不被提拔,到退休的时候,还是普通干部,顶多是工资水平不一样了;一个企业里的员工,也许到退休的时候,还是普通员工。
三十年前的中专生,大家过得还好吗?今天,写几句话,和大家共勉,希望所有的中专生,不要气馁,不要悲观。你要相信,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上,敢于折腾的人,一辈子都是“人中龙凤”,原地踏步的人,一辈子都是“老样子”。
老天爷不会让努力拼搏的人走投无路,也不会让不思进取的人大展宏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03
中专生,当初的“佼佼者”,现在依旧是“中流砥柱”。
很多中专生,当初都是全校的“尖子生”,读书很厉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乡镇的初中学校,一个年级一般有两三个班,有一百多人。能够考上中专的学生,就是“百里挑一”。
那时候的中专学校,大体上分为农林水、财商、师范三个类别。选择读师范,毕业后就是当老师,其它类别的学校, 多半是乡镇干部和大企业的员工的培训基地。
现在,中专生多半是人到中年了,还有的人,已经退休了。在单位上的中专生,虽然年纪偏大了,但始终是工作能手,业务最熟悉,工作最接地气。尤其是在乡镇,一些年轻干部,都是通过招考进入体制内的,多数不是本地人,对当地的情况不够熟悉,并且过几年,年轻的干部又会通过考试,到更好的单位去上班。只有人到中年的中专生,始终扎根在基层,成为了工作的多面手。
在基层部门,中专生成为了骨干力量。虽然学历不高,但是经验丰富,还有一些人,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本科文凭;有一部分人,成为了科级、处级干部。在工作中,还是游刃有余。
其实,中专生因为文凭太低,跳槽的机会很少,就算拿出自己的中专文凭,也显得“寒酸”。现在的社会,本科生、硕士生都不少了,中专生外出创业,或者到大企业任职,慢慢失去了优势。当中专生和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在条起跑线上奋斗的时候,中专生还是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在体制内的中专生,大部分没有离开体制内的想法,勤勤恳恳工作,直到退休那一天,成为了常态。
04
中专生,命运始终把握自己手中。
中专生,一路走来,应该说有欢喜,也有忧愁。我的表哥李冠,师范毕业之后,分配到乡镇当小学老师,他不满足于现状,果断辞职了,去了福建的私营学校任教。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有两万多。虽然他不算成功人士,但是相对于普通老师来说,人生还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中专生,当初那么优秀,现在多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章。有一位读者留言:“我也是中专毕业,在企业上班五年后,下岗了。后来,我继续读书,拿到了本科文凭,现在是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也算事业有成。中专生,真的不要小看了自己,如果你选择了安逸,那是你自己没有出息,怨不得别人。”这位读者的人生,就是给那些过得安逸的人“当头棒喝”。
当初,中专生的起点并不高,但并不代表人生就没有机会改变了。不管在体制内的人,还是跳到了体制外的人,只要敢于折腾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学无止境”,如果你把中专当成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你的人生一定会大不同。
05
中专生,匆匆走过半生,不容易不简单。
时间一晃而过,中专生也老大不小了。看看你,白发也冒出来了,皱纹也很深了,开口闭口就是“想当年、想当初”,真的老气横秋了。
一路走来,从“跳农门”开始,就从来没有容易过。读书不容易,生活不容易,工作不容易,父母更不容易。相对于父辈的人来说,已经够幸运了。只要懂得知足,才会活得快乐。
这辈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苦不苦,只有冷暖自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