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是什么意思(寓言故事三年级)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适合小学三年级学习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是小学低段的孩子比较喜欢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想要学习寓言故事,其实有很多适合的。

比如: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坐井观天》

《龟兔赛跑》

《掩耳盗铃》

《郑人买履》

《东施效颦》

《狼狈为奸》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学习。

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吗

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掩耳盗铃作为成语有着自欺欺人的意思,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自欺欺人终究是不可取的,本来钟的声响就是客观存在的,自己想方设法逃避了,但是对别人来说依旧听得到,并不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有所改变。

掩耳盗铃这故事讲的是,在古代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个姓范的世家大族被灭门了,有人就起了歪心思,想要趁机去范家偷点儿东西。一个小偷悄悄跑进范家之后,看见院子里有一口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和钟面图案都十分精美的大钟。

奈何大钟太重,小偷搬不动,于是就想将大钟敲成碎片后带走。哪成想敲第一下,钟就传来巨大的声响,害怕声响将别人引来,小偷心里非常慌,就想出将自己的耳朵捂住就听不到声响的方法。没敲几下,钟传出的声音就将周围的人引来过来,于是小偷就被众人抓了个正着。

经典寓言故事有哪些

1、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剑掉到水里就在船上刻记号,船停了才去打捞。讽刺了那些刻板、不知变通、不能根据事情发展变化应急处理问题的人。

2、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只羊,晚上被狼吃掉了,而他没有修补羊圈,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修补完羊圈羊就再也不丢了。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为时不晚。

3、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一家人画蛇比赛赢酒,其中一个人画完蛇,看别人都没画完,就给蛇画起了脚,最终输了。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是有害无益的。

4、农夫和蛇:讲的是农夫救了路边一条冻僵的蛇,而蛇苏醒后反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前才醒悟。做人要分得清善恶,坏人落难了不要心慈手软,否则帮助伪善的人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患。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1、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2、自相矛盾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3、黔驴技穷

从前黔地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搏斗并非是最佳方法寓言故事

在一条河上面,有一座非常窄的桥。

一天,一只山羊要从这座桥过河。当它走到桥中央的时候,遇上了另一只山羊。

桥太窄,无法让它们同时通过。

“你往回走,”一只山羊对另外一只山羊说,“桥太窄,我们两个无法同时通过。”

“为什么要我往回走?”另外一只山羊说。“为什么你不往回走?”

“你必须往回走,”第一只山羊说,“因为我比你强壮。”

“你并不比我强壮。”第二只山羊说。

“我们比比看就知道了。”第一只山羊说,它低下头,竖起羊角,摆出一副要搏斗的姿势。

“停!”第二只山羊大声说,“如果我们拼死搏斗,我们两个都会掉到河里被淹死。相反,我有一个想法,我先躺下,然后,你从我身上走过去。”

就这样,两只山羊都过去了。

狗的友谊寓言故事告诉了什么

1、这篇寓言篇幅虽然很短,但意义非常深刻,友谊应该是高尚的。我现在还小,还没有走进社会,还不懂得交朋友。等我长到了走上社会,会交很多朋友。

2、到那时,我们建立友谊也要真诚,遇到好处,要先人后己,不能为一点私利而去破坏友谊。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学习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3、现在有些人平时是形影不离、难舍难分的好朋友,可是一旦碰到利益,就互相争吵、切齿唾骂,已至拳脚相加。

寓言故事有哪些成语

1、指鹿为马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

2、叶公好龙

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3、鸡鸣狗盗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

乌龟赛跑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乌龟赛跑》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龟兔赛跑》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来源于《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1、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本质上属于一种类比想的间接表达。

2、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过河拆桥是寓言故事吗

过河拆桥是寓言故事。

过河拆桥,汉语成语,释义是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

元·廉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语故事:

刘备在长坂坡打了败仗,赵云找到冲散了的刘备的妻儿。曹操也追至长坂桥,见张飞胡须倒立,瞪着圆眼,手持长矛,立马桥上,心中害怕中计,不敢近前。张飞三声怒吼,吓死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退了曹操百万雄兵。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张飞下令将桥梁拆断,然后去追刘备。曹操退兵后派人打探,得知“张飞已拆断桥梁而去。”便命部下造浮桥三座,火速追击。

关于寓言故事的短句子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作者:富勒)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作者:鲍蒙特)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作者:塞内加)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作者:日本谚语)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